融易盈配资 一招鲜,吃遍天,反共振周期思维
图片
咱们做交易的,估计都听过“周期共振”这说法。
有人说,找几个周期一起动的时候进场,胜率高得很。
但我琢磨和实战这么多年,发现这事儿可能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样。
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伙儿聊聊,为啥周期共振未必是好事,单周期反而可能更靠谱。
先搞明白啥是周期
说周期之前,得先弄清楚它到底是啥。
简单说,就是市场波动的时间规律。
比如咱们看K线图,有1分钟、5分钟、1小时、日线、周线,这就是不同的周期。
1分钟线反映的是短期波动,可能几分钟就变个样;日线呢,就得看一天的走势;周线就是一周的情况了。
不同周期就像不同倍数的放大镜。拿放大镜看蚂蚁,能看清腿上的毛,但容易忽略旁边还有个大石头;换个小倍数的,能看到石头,却看不清蚂蚁的细节。
市场也是这道理,短期周期里的大涨大跌,放到长期周期里可能就是个小波动,根本不值一提。
有人觉得,把几个放大镜一起用,不就能啥都看清了?这想法挺好,但实际操作起来,麻烦可就多了。
周期共振:看着美,用着难
“周期共振”的意思,大概是说多个周期同时出现相同的信号。
比如1小时线显示该买,日线也显示该买,周线看着也像要涨,这时候进场,好像胜券在握。
但真这么干过的人可能知道,实际情况往往不是那么回事。
先说说为啥会这样。
市场不是机器,不可能每个周期都按同一个节奏走,因为,每个周期都有自己的共识。
就像一群人走路,偶尔会齐步走几步,但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各走各的。
短期周期受消息面影响大,可能一个突发新闻就暴跌暴涨;长期周期更看基本面,比如经济形势、供需关系,不会因为一个消息就大变样。
想让它们一直“共振”,简直比让一群猫排队走正步还难。
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做周期共振的胜率会非常低。
更关键的是,等共振的时候,往往已经错过了最好的进场点。
比如一个品种开始涨了,1分钟线先出信号,这时候进场成本最低。
等5分钟线、1小时线也出信号,价格可能已经涨上去一大截了。这时候追进去,赚的空间小了,万一回调,反而容易被套。
我认识个以前传授我交易方法的老师,以前特迷信周期共振。他总说“三个周期共振才进场,错不了”。
结果呢?十次里有八次等不到共振,好不容易等到两次,还因为进场太晚,赚点小钱就跑,亏的时候却死扛,最后算下来,还不如随便买个基金赚得多。
不确定性里,共振提高不了胜率
有人说,周期共振能过滤掉杂波,提高胜率。
这话听着有理,其实经不起琢磨。
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,谁也说不准下一秒会出啥幺蛾子。这时候,你用的周期越多,需要满足的条件就越多,反而更容易错过机会。
就像咱们去菜市场买菜,本来想买个西红柿,看颜色红、5个叶子的甜,手感硬就行。
要是非得再加条件:必须是早上摘的、产地是山东的、重量刚好200克、表面没有一点斑点……那估计逛半天也买不着,最后可能只能空手而归,或者被迫买了不那么满意的。
交易里的“胜率”也是这道理。你要求的条件越多,符合条件的机会就越少。而且这些条件未必真能提高准确性,反而可能让你错过很多好机会。
比如一个品种在日线级别明明是上涨趋势,就因为15分钟线有点回调,你就不敢进场,结果眼睁睁看着它接着涨,自己只能拍大腿。
更麻烦的是,不同周期的信号有时候会打架。
日线说该买,小时线说该卖,你到底听谁的?这时候新手很容易慌,一会儿买一会儿卖,最后钱没赚到,手续费倒是交了不少。
真正的周期运用:哪个有波动就做哪个
那周期到底该咋用?
我觉得简单点反而好:哪个周期有明显的波动,就盯着哪个周期做。
比如有时候,日线级别好几天都没什么大动静,像一潭死水,这时候你硬要在日线上找机会,纯属浪费时间。但这时候15分钟线可能波动挺大,有来有回,这就可以在15分钟线上做做短线,赚点差价。
反过来,如果15分钟线乱糟糟的,没什么规律,而周线级别正在形成一个明显的趋势,那不妨放长线钓大鱼,跟着周线的趋势做单,拿的时间久一点,赚的也可能多一点。
这就像咱们钓鱼,有的地方适合钓鲫鱼,有的地方适合钓鲤鱼,没必要非得在一个地方死等。
哪个地方鱼多、容易上钩,就去哪个地方。市场也是一样,哪个周期有行情,就抓住哪个周期的机会,别跟市场较劲。
图片
就像这个以太坊,3个红圈处我都做过多单吗,一个是3日图级别的趋势机会,一个是6小时的机会。
图片
图片
3日图的趋势追踪还在持仓,目前是浮盈35个盈亏比。
6小时的在4489出场了。
这就是单周期的交易,不需要过于复杂,因为越复杂,你越容易踏空趋势,很多交易员都是看着行情涨,但是介入不了。
这说明系统过于复杂。
我有个朋友是做短线的,他就只看5分钟线和15分钟线。
他说:“我不管日线周线怎么样,只要这两个周期有明显的波动,我就进场,赚几个点就跑。”
别看方法简单,他每个月都能稳定赚点钱,比那些天天研究好几个周期的人靠谱多了。
单周期为啥比多周期稳定
可能有人会问,盯着一个周期,会不会太片面了?其实不会,单周期反而可能更稳定,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:
信号明确,不容易纠结
单周期的信号很简单,涨就是涨,跌就是跌,该买就买,该卖就卖。
不像多周期,一会儿这个周期说买,那个周期说卖,搞得你左右为难,最后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。
就像开车,如果你只看前方的路,很容易判断该加速还是减速;但如果你同时盯着后视镜、侧视镜,还时不时回头看后排,反而容易出事故。
交易也是这道理,专注于一个周期,决策会更果断,出错的概率也小。
操作一致,容易形成纪律
做交易,纪律比啥都重要。
单周期操作,你很容易制定明确的规则:比如跌破20日均线就止损,涨到前期高点就止盈。这些规则简单明了,执行起来也容易。
多周期就不一样了,你可能在这个周期里该止损了,但在另一个周期里看着还能涨,这时候就容易犹豫,想着“再等等看”,结果越套越深。
很多人做交易亏大钱,不是因为方法不对,就是因为纪律性差,而多周期往往会放大这个问题。
适应市场变化,灵活度高
市场是不断变化的,有时候适合做短线,有时候适合做长线。
单周期操作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随时切换,比如这段时间短线波动大,就用5分钟线;过段时间长线趋势明显,就换成日线。
多周期就像背着沉重的包袱,切换起来特别麻烦。等你好不容易把各个周期的信号都理顺了,市场可能早就变了样,机会早就错过了。
别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
做交易这行,时间长了就会发现,越简单的方法往往越有效。
那些搞得神神秘秘、用一大堆指标和周期的,要么是故弄玄虚,要么是自己还没搞明白。
周期本身是个好东西,它能帮我们看清市场的节奏。
但如果把多个周期硬凑在一起,追求所谓的“共振”,反而会把事情搞复杂。就像做菜,盐是好东西,但放多了就没法吃了;周期也是如此,用得太多,反而会起反作用。
咱们普通人做交易,别总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,也别迷信什么“必胜秘籍”。
踏踏实实地盯着一个周期,看懂它的波动规律,制定简单的规则,严格执行,时间长了,赚钱其实没那么难。
最后想说,交易就像过日子,平淡的时候多,热闹的时候少,义一定要抓住有波动的周期。
别总想着抓住所有机会,能在自己熟悉的周期里赚到钱,就已经很了不起了。
有时候,少即是多,简单即是高效,这在交易里,尤其如此。
只讲干货的职业交易员,林荣伴您成长!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